TATA木门聚势产业大咖 共探“好房子”从愿景到实景的破题之道

2025-07-30 16:42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“好房子”如何从政策文件走进居民生活?2025(首届)美好人居国际论坛给出了答案:以政策为指引、以企业为载体、以协同为路径,让“住有优居”从愿景变为现实。

近年来,“美好人居”、“好房子”已成为政策高频词。从《住宅项目规范》的正式施工到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,一系列政策明确指向“居住品质提升”,为行业发展划定方向。论坛上,嘉宾们一致认为,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地,而企业作为“政策到生活”的关键纽带,需以具体实践承接政策愿景。

TATA木门的26年实践恰是政策落地的生动注脚。董事长纵瑞原在分享中提到:“我们不仅要通过物理空间的优化让居住者获得基础舒适感,更要以场景化设计赋予日常生活幸福感。”这与“好房子”政策的理念不谋而合。从2012年首款降噪门到如今的专业级降噪门,从服务千万家庭到获“2024年中国静音木门销量第一”认证,其发展轨迹印证了企业实践与政策同频的价值。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、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原会长、北京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兆彬评价:“造‘好房子’要从产业高质量发展宏观入手,推动设计、消费、质量、营商环境等方面的转型升级;还要抓住标准、抓住需求、抓住品牌、抓住创新抓住法治,系统发力,方能行稳致远。”

政策落地的核心是将抽象标准转化为具体体验。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王惠敏以“全龄需求”举例:“真正的舒适不是炫技式设计,而是空间规划能适配生活节奏、环境打造能呼应地域气候、功能细节能关照全龄需求。这种对居住场景需求精准回应才是‘好房子’的底色。”

在产业协同层面,政策落地需要全链条联动。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指出:“建设‘好房子’,既要有好材料、好建造,也要有好设计、好服务,这是一个系统工程,需要住房建设全链条的共同努力。”这一观点在产业协同论坛中得到呼应:嘉宾们认为,政策落地的关键是“打破标准割裂”,比如让建筑隔音标准与家居静音标准衔接,让绿色建材标准与装修施工标准统一。

TATA木门启动的“百家焕新计划”,成为政策落地的“微观样本”。该计划招募100户家庭,提供免费静音改造方案及补贴,精准回应政策倡导的居住品质提升。“我们不仅改造房子,更在传递‘好房子’的标准,比如老人房隔音要适当、儿童房边角需圆弧处理。”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,计划还将通过“好房展进小区”“城市分论坛”等形式,让更多人了解政策、感知政策带来的改变。

正如纵瑞原在论坛总结中所说:“美好人居不是单点突破,而是政策、企业、媒体、用户形成合力,当每个环节都朝着让居住更舒适,让生活更幸福的目标发力,‘好房子’就会从愿景变成千万家庭的日常。”本次论坛的价值,正是让政策、企业、行业形成“落地共识”,为“好房子”从文件走向生活提供了清晰路径。

责任编辑:刘编.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东南周报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