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访爱创科技丨“一物一码”撬动快消企业业绩增长新引擎

2025-07-28 12:43   来源: 互联网


在快消品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中,北京爱创科技以“一物一码”为核心的商品数字化解决方案,已深度服务百余家快消头部品牌。


本次专访特邀爱创科技董事长谢朝晖、产品总监王喆两位深耕行业的战略推动者,他们在访谈中深入剖析行业痛点、解码转型逻辑、擘画未来布局,字里行间尽显对数字化本质的深刻洞见。


一、快消品数字化的痛点与破局方向


食品快消行业常年被四大痛点困扰:终端触达弱、消费者粘性低、渠道管控乱、食安溯源难。在谢朝晖看来,这些问题的本质可分为两类——需社会协同的“外部挑战”与企业可控的“内部问题”。


终端触达弱、消费者粘性低,核心是企业执行力与数字化工具的缺位。”谢朝晖解释,很多企业有不错的营销策略,但缺乏触达终端的“抓手”。比如想通过促销提升复购,却因无法精准识别消费者画像,只能搞“广撒网”式营销;想追踪产品流向,却因没有全链路数据采集能力,只能依赖经销商“口头汇报”。这类问题的解法很明确:用数字化工具打通“生产-流通-终端-消费者”全链路,让策略落地有数据支撑。


而渠道管控乱的本质则更复杂。“这是社会治理与企业能力的双重问题。”谢朝晖坦言,国内小企业“小而散”的现状、违法成本低的现实,让渠道管控难以“一刀切”。但企业并非无计可施——通过“一物一码”技术,可实现对经销商、终端的动态追踪,让窜货、乱价等行为“可追溯、可验证”。比如某乳制品企业通过赋码管理,将窜货识别时间从7天缩短至2小时,每年减少损失超6000万元。



至于食安溯源,谢朝晖认为核心是“全链路数据打通”。“消费者扫码能看到生产日期、质检报告,监管部门能追溯原料来源,这不是单一企业能完成的,需要从生产端就植入数字化基因。”爱创科技为某婴幼儿乳粉企业设计的“一罐一码”方案,正是通过在罐体赋码关联全流程数据,让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从牧场到工厂的全链条信息,既解决了溯源难题,也提升了品牌信任度。当“跑马圈地”的增量时代落幕,快消企业已经开始转向“精耕细作”的存量竞争,“一物一码”的价值被彻底激活。


谢朝晖以行业实践为例:“某大型饮料企业通过‘五码合一’实现年销售额从十几亿到160亿的跨越;某啤酒品牌用瓶盖内码技术解决窜货难题,每年减少6000万损失。”这些案例印证了一个逻辑:数字化工具已从“增效辅助”变为“增长引擎”。


为何“一物一码”能成为必选项?谢朝晖认为核心有两点:一是精准触达的必要性——企业需要知道“货卖给了谁、在哪卖、卖得怎么样”,才能针对性调整策略;二是成本优化的迫切性——传统营销中“费用跑冒滴漏”严重,比如经销商合并订单套取返利,而一物一码能让每一笔费用可追踪、可验证。


对于未来3-5年的核心战场,谢朝晖直指“营销数字化”:“企业的核心诉求是增长,营销是离增长最近的环节。但这不意味着只做营销,而是以营销为核心,联动供应链、终端运营形成全链路闭环——毕竟,没有哪个环节能孤立创造价值。”


二、差异化服务:从“通用方案”到“精准赋能”


快消行业细分品类众多,酒水、乳制品、调味品等品类的数字化需求大相径庭。王喆提出,“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,必须按‘品类特性+企业阶段’定制。”


从品类特性来看,高端乳制品与平价酸奶的需求天差地别。高端乳制品更关注“防窜货”——某高端奶品牌通过“一物一码”追踪产品流向,一旦发现经销商跨区域低价抛售,系统会自动预警,市场秩序维护效率提升80%;而平价酸奶因保质期短(多为7-15天),核心需求是“终端动销”,爱创科技为其设计的“扫码返现”方案,让终端门店进货量提升,临期产品损耗率下降。



从企业阶段来看,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诉求也截然不同。头部企业如某啤酒品牌,渠道已覆盖全国,数字化重点是“精细化运营”。爱创科技为其攻克“瓶盖内码印刷”技术难题——在啤酒瓶盖内侧赋码,消费者开瓶扫码即可参与活动,既避免了经销商截留奖励,又沉淀了消费者数据,仅辽宁区域一年就为其节省营销费用2亿多元。


中小企业则更需要“轻量化启动”。“小企业缺预算、缺技术团队,不能让他们一上来就做全链路改造。”王喆介绍,爱创科技推出的SaaS平台将头部企业的成熟经验拆解为标准化模块,中小企业可按需选择——比如某区域性调味品企业,仅启用“终端进货奖励”功能,通过“进5箱送1箱”的动态策略(按门店规模调整门槛),3个月内终端覆盖率提升50%,“花小钱也能快速见效果”。


三、从“工具”到“生态”:商品数字化是转型“主干线”


在王喆看来,“一物一码”只是起点,真正的数字化是“以商品为核心,重构企业经营逻辑”。这一理念在某知名饮料企业的案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——这家曾年销十几亿的企业,通过这一理念实现了蜕变:生产端赋码追踪产能,流通端扫码管控渠道,终端扫码激活门店,消费者扫码沉淀数据五年内销售额增长超10倍,突破160亿元。


“商品数字化是传统企业转型的‘主干线’,能串联起生产、供应链、营销、财务等所有环节。”王喆打了个比方,“就像人体的大动脉,血液(数据)通过它流向全身,让每个器官(部门)都能高效运转。”


在爱创科技的方案中,一瓶牛奶从牧场挤奶开始就被赋予“数字身份”:生产时关联质检数据,入库时同步库存信息,发货时记录经销商信息,终端销售时捕捉消费者画像,甚至能联动财务系统自动核算返利,“数据不再是孤岛,而是能直接产生效益的资产”。


这种全链路能力,正是爱创科技的核心竞争力。“我们从06年就参与医药行业‘一物一码’改造,是国内第一家实现药品全链路追溯的企业。”王喆说,截至目前爱创科技已为2万多条产线提供数字化改造,“见的‘坑’多了,解决方案就更成熟”。


比如针对经销商“套取费用”的行业通病,爱创科技通过“门店扫码进货”实现数据实时校验——某乳制品企业用该方案后,营销费用跑冒滴漏率从30%降至5%以下。


王喆给中小企业也提出建议:“动起来”比“想清楚”更重要


面对犹豫是否布局数字化的中小企业,王喆的建议直截了当:“与其观望,不如先干起来。”


他算了一笔账:一家年销1000万的快消企业,若不做数字化,渠道管控漏洞可能导致10%的利润流失(约100万);而引入基础数字化工具(如SaaS版终端管理系统),年投入仅10-20万,却能减少50%的损失,“投入产出比很明确”。


更关键的是,数字化能带来“不可逆的效率提升”。某地酒厂曾担心“扫码会增加消费者麻烦”,试用后发现:消费者扫码参与“集瓶盖换酒”活动,复购率提升25%;经销商扫码进货,订单处理时间从2天缩短至2小时,“不是消费者抵触变化,是企业没找到对的方法”。


转型难免走弯路,但停滞的代价更大。”王喆强调,中小企业不必追求“一步到位”,可从“最小闭环”开始——先解决终端进货或消费者复购的一个痛点,再逐步扩展。爱创科技的SaaS平台支持“按需付费、随时升级”,就是为了让中小企业“轻装上阵”。


四、未来布局:让每个商品都成为“数字化节点”

谈及爱创科技的未来布局,谢朝晖将目标锚定“全行业数字化生态”。“不只是快消,我们要让所有传统企业都能通过商品数字化实现转型。”


目前,爱创科技的方案已延伸至建材、医疗器械等领域——为美缝剂企业设计“装修工人扫码学施工”的内容营销,为医美产品打造“医师推荐奖励”体系,本质都是“以商品为核心,连接人与货”。


最后,谢朝晖用一句话总结爱创科技的价值定位:“帮助企业经营和管理上全面提升。”


在他看来,数字化不是冰冷的技术,而是能让传统企业“脱胎换骨”的工具——它能让小企业拥有与大企业同台竞技的效率,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,“这才是数字化的真正意义”。


从攻克瓶盖内码技术到构建全链路数字化生态,爱创科技的发展轨迹,恰是中国快消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缩影。谢朝晖和他的团队证明:真正的数字化不是“颠覆传统”,而是用技术激活传统行业的潜力——让每一件商品会“说话”,让每一个渠道能“高效”,让每一次决策有“依据”。这或许正是快消行业穿越周期的核心密码。



责任编辑:林火火
分享到:
0
【慎重声明】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"东南周报网"的所有作品,均转载、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,转载、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!

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,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